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分部区域的阵发性剧痛。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很相似,疼痛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通常在40岁以后发病。发病原因可能为神经脱髓鞘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的结果。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舌咽神经痛同样也可以分为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两种。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舌根部、扁桃体窝部可有扳机点。常与三叉神经痛、鼻咽部肿瘤侵袭咽部、颅底结构引起的疼痛相鉴别。 舌咽神经痛的治疗可应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对初发和发作较轻微者,一般应先用药物治疗,药物可应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发作频繁、剧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微血管减压术从病因上治疗舌咽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是1967年由Jannatta教授**提出,以后Haines等对舌咽神经与微血管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解剖学研究,发现存在桥脑旁微小血管压迫舌咽神经根病例中92.5%出现舌咽神经痛的症状,对其进行减压治疗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治疗过程 病人仰卧侧头位,健侧在上,抬高上身约20°。取耳后横切口或纵切口约4cm,采用乙状窦后入路,骨窗约1.5cm×1.5cm,“⊥”形切开硬脑膜释放部分脑脊液使小脑下陷后进入桥脑小脑角。在内镜下手术。剪开桥池蛛网膜,探查脑神经Ⅶ、Ⅷ、IX、X.充分松解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周围蛛网膜,探清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内侧的责任血管,自桥脑入根区至颈静脉孔剪断舌咽神经,游离迷走神经和责任血管,进行减压。灌注适量温生理盐水补充脑脊液,缝合硬脑膜及头皮各层,完成手术。 治疗优势: 针对舌咽神经痛的病因进行治疗,并且能够保留舌咽神经的解剖完整,因此舌咽神经的正常神经功能可以保留。部分患者还能消除血管压迫脑干所致的高血压状态;具有止痛****、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率等优点,因此是目前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