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找医院 找医生 查疾病症状 找药品 找医疗器械 整形项目 找保健品
    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就医通 > 医生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石忠松 > 医生出诊
    石忠松

    石忠松

    主任医师 / 教授
    • 出诊地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 擅长领域: 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颅脑损伤有较丰富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具备处理各类神经外科疑难疾病的能力,较全面掌握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详细»
    纠正或补充信息 ×
    8944
    纠正或补充信息
    分享到:
    医生主页 医生简介 医生出诊 医生分享

    石忠松医生出诊时间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夜诊
    • 普通门诊
    • 特需门诊
    • 专家门诊
    • 专科门诊

    石忠松医生专业擅长

    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颅脑损伤有较丰富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具备处理各类神经外科疑难疾病的能力,较全面掌握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石忠松医生个人简介

    石忠松教授是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神经外科医生,是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从医2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颅脑损伤有丰富的微创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具备处理各类神经外科疑难疾病的能力。曾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UCLA大学脑卒中中心,师从国际神经介入外科大师Fernando Vinuela教授(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前任主席)和Gary Duckwiler教授(美国神经介入外科学会前任主席)学习先进的神经介入外科手术,全面掌握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研究方向:

    长期持续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取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和颅内出血的机制和早期防治策略;②脑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机制、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策略;③脑血管畸形的机制、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策略;④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机制、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策略。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和中山大学青年教师重点培育计划等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取栓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4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开展临床博士后研究工作。历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共指导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

    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脑卒中诊治中心和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合作研究工作。2006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10年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中山大学青年教师重点培育计划项目,2014年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培养对象,2016年获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

    社会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 二审专家(终审专家)

    2.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 常委

    3.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 委员

    4. 中国卒中学会转化医学分会 委员

    5.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委员

    6. 《Stroke》等多个国际SCI收录学术期刊 特邀审稿专家

    论著:

    发表国内外论文100篇,包括在国际SCI收录期刊上发表31篇论著,其中独立通讯作者和/或第一作者SCI论文21篇,大部分SCI论文发表在《Stroke》、《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surgery》、《World 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和《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等神经外科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SCI论文总被他人引用338次,单篇最高被引用52 次,累计影响因子102 分。系列研究结果在国际脑血管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发表5篇论著,被《Nature Reviews Neurology》和《Stroke》杂志以研究亮点进行述评。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多个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指南采用,为脑血管病的临床防治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确实的科学证据。

    代表性通讯作者和/或第一作者SCI论文18篇

    1. NADPH oxidase inhibitor regulates microRNAs with improved outcome after mechanical reperfusion. J Neurointerv Surg. 2016 Jun 20. [Epub ahead of print]. 通讯作者

    2. NADPH oxidase inhibitor improves outcome of mechanical reperfusion by suppressing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J Neurointerv Surg. 2016 Apr 13. [Epub ahead of print]. 通讯作者

    3.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cerebral microbleeds.

    J Neurointerv Surg. 2016;8(6):563-567. 通讯作者

    4. New cerebral microbleeds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large-vessel occlusion strokes. Medicine. 2015;94(47):e2180. 通讯作者

    5. Predictors of functional dependence despite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i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s. Stroke. 2014;45(7):1977-1984. 通讯作者

    6.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expression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a swine model. J Neurointerv Surg. 2014;6(1):24-28. 通讯作者

    7. Over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s correlated with caroti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n a swine model. J Neurointerv Surg. 2013;5(5):473-477. 通讯作者

    8. Flow control techniques for Onyx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 J Neurointerv Surg. 2013;5(4):311-316. 通讯作者

    9. Middle cranial fossa sphenoidal region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 anatomical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3;34(2):373-380. 第一作者

    10. Impact of Merci device fracture on clinical outcom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CNS Neurosci Ther. 2012;18(10):841-846. 通讯作者

    11. Leukoaraiosis predicts parenchymal hematoma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2;43(7):1806-1811. 通讯作者

    12. Predictors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endovascular therapy. Stroke.2010;41(12): 2775-2781. 第一作者

    13.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failed 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versus non-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patients: revascularization and outcomes stratified by the site of arterial occlusions.Stroke. 2010;41(6):1185-1192. 第一作者

    14. Clinical outcomes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runk occlusions versus secondary division occlusions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ooled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Embolus Removal in Cerebral Ischemia (MERCI) and Multi MERCI trials.Stroke. 2010;41(5):953-960. 第一作者

    15. Management of gi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with incorporated branches: partial endovascular coiling or combined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a team approach. Neurosurgery. 2009;65(6):ons121-ons131. 通讯作者

    16. Balloon-assisted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J Neurosurg. 2009;110(5):921-928. 通讯作者

    17. Vulnerable plaque in a swine model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9;30(3):469-472. 第一作者

    18.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cliv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 using liquid embolic agents. Neurosurgery. 2008;62(2):408-415. 通讯作者

    主持的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项目

    1. 神经外科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 NOX4在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再通后出血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剪切应力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远端栓塞及其调控NOX家族表达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 海葵细胞毒素基因Src I抗胶质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缺血性卒中介入取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和颅内出血的机制和防治研究。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

    6. NOX4在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再通后出血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中山大学青年教师重点培育计划项目

    7. 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联合神经保护: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新希望。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计划项目

    8.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和中风的生物力学和分子机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9. 神经外科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培养计划

    10. 神经外科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11.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三)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去哪找石忠松医生看病

    出诊医院地址

    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医院门诊时间

    -

    医院咨询电话

    020-81332199

    医院交通路线

    院本部附近公交车站:
    1、长堤-公交车站 2、人民南站-公交车站 3、南方大厦-公交车站 4、一德西-公交车站
    六、院本部附近地铁站:
    1、一德路-地铁站(离院本部最近的地铁站):地铁六号线
    2、海珠广场-地铁站:地铁二号线、地铁六号线
    3、文化公园-地铁站:地铁六号线

    石忠松医生分享

    更多

    19岁少女患脑海绵状血管瘤 医生巧手“拆弹”助她圆大学梦

    2019-10-11 11:21:38

    高考过后,广东佛山的19岁女孩小梁收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料,7月25日晨起后,小梁突... [详情]

    逸仙专家携手拆除颅脑“炸弹” 瘫痪青年重获新生

    2018-04-24 11:09:33

    年仅21岁的小朱,先后因为小脑肿瘤,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在国内一家知名三甲医院进行了两次开颅... [详情]

    推荐优质医生

    医生推荐

    成友军

    成友军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神经外科

    擅长:头痛的专科治疗,脑积水的专科治疗,脑外伤...

    杨德兰

    杨德兰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神经外科

    擅长:    精...

    蒙华庆

    蒙华庆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神经外科

    擅长:     ...

    陈德祥

    陈德祥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神经外科

    擅长:     ...

    王智

    王智

    主任医师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 冠心病

    擅长:1984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之后...

    李隆文

    李隆文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 神经内科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偏头痛...

    成友军

    成友军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神经外科

    擅长:头痛的专科治疗,脑积水的专科治疗,脑外伤...

    祁风

    祁风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 神经内科

    擅长:丛集性头痛多发性硬化蛛网膜炎动眼、滑车及...

     孙盛同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 神经医学科

    擅长: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瘫、脑血管...

    谷梅

    谷梅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 皮肤一科(皮肤科)

    擅长:过敏性皮肤病、毛发疾病、银屑病、白癜风、...

    医院推荐

    文章资讯

    推荐优质医院

    全国治疗医院

    周边城市相关医院

    同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