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关节病、软组织损伤、先天性或外伤性畸形等疾病,尤其对治疗关节内骨折,邻近关节骨折、骨折合并脱位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的闭合有独特疗效。
佛山市中医院正处级干部,骨科主任中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医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佛山市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荣获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佛山市“卫生科技先进工作者”、佛山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佛山市卫生系统“市十佳医生”等称号。
致力于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为岭南骨伤科李氏流派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对治疗骨关节损伤、骨科危重病、疑难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关节病、软组织损伤、先天性或外伤性畸形等疾病,尤其对治疗关节内骨折,邻近关节骨折、骨折合并脱位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的闭合有独特疗效。
主持和参与了“正骨十四法的临床应用”、“外用伤科黄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获多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主编了《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专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写并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临床诊治》骨伤科部分的主要撰写人。
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
0757-83063333(总机),0757-82229933(咨询)
1号站公交站:汾江路西侧佛山中医院站(公交车线路照旧)
停靠路线:101、103、104、105、107、111、112、116、121、122、124、125、126、127、130、131、134、138、152、156、159夜班、172、176、177、182、183、K5、208、259、桂32、旅游城巴二线、旅游城巴三线A、广佛城巴5号线、禅城至官窑A线、广佛路口至九江车站、禅城至顺德、禅城至高明A线
2号公交站:汾江路东侧佛山中医院A站(新增的)
(1)位置:往汽车站方向迁移约100米处设置(中医院西门往北,靠近四中侧门)。
(2)停靠的线路:101、103、104、107、111、112、116、121、122、124、126、127、130、134、138、156、159夜班、172、176、177、183、K5、208、259、桂32
3号公交站:汾江路东侧佛山中医院B站(老站点):
(1)位置:原站点位置保持不变(医院门诊大堂入口处不远处)。
(2)停靠的线路:125、旅游城巴二号线、旅游城巴三号A线、旅游城巴5号线、禅城至官窑A线、广佛路口至九江车站线、禅城至顺德线、禅城至高明A线
4号公交站:亲仁路站(南北站点停靠车辆一致)
停靠的线路:102、131、156、159夜班、182、G2、桂32、禅城至高明A线、禅城至官窑A线
5号公交站:旋宫酒店站(东西站点停靠车辆一致)
停靠的线路:101、105、107、113、114、116、118、119、121、124、127、128、134、137、152、159夜班、旅游城巴一线、旅游城巴二线、旅游城巴三线A、旅游城巴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