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长期吃高血压药时,身体会发出这些“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 发布时间:2025-08-06 11:52:51 举报/反馈
长期吃高血压药时,身体可能发出的信号有电解质紊乱、干咳、低血压、水肿、影响糖脂代谢等。
1. 电解质紊乱:部分高血压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会使体内的钾离子排出增多,引起低钾血症,表现为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影响钠离子、氯离子等的平衡。
2. 干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是常用的降压药,但有一个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干咳。这种干咳通常为刺激性干咳,多在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导致缓激肽在体内蓄积有关。
3. 低血压:如果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或者对药物过于敏感,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乏力、心慌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4. 水肿: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主要表现为下肢尤其是脚踝部位的水肿。这是因为药物扩张血管,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所致。
5. 影响糖脂代谢: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对糖脂代谢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长期使用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使血糖、血脂升高,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6. 性功能障碍:部分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和利尿剂,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问题,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性欲降低等情况。
7. 肝功能异常:虽然相对较少见,但某些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长期服用后,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表现。
长期服用高血压药时,身体可能会发出多种信号来提示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些信号包括电解质紊乱、干咳、低血压、水肿、影响糖脂代谢、性功能障碍以及肝功能异常等。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指标的监测,以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