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折突发,这些急救措施要记牢!
- 发布时间:2025-08-09 13:02:56 举报/反馈
脚趾骨折突发时,需采取停止活动、简单固定、冷敷、抬高患肢、及时就医等急救措施。
1. 停止活动:当脚趾发生骨折,应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任何活动。因为继续活动会使骨折部位受到进一步的牵拉和挤压,加重骨折的移位程度,导致疼痛和肿胀加剧。比如在运动过程中脚趾骨折,要马上停止运动,避免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2. 简单固定:可以使用木板、硬纸板等硬物对骨折的脚趾进行简单固定。将硬物放置在脚趾的两侧,然后用绷带或布条轻轻捆绑,固定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既不能过松导致固定无效,也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若现场没有合适的硬物,也可以将骨折的脚趾与相邻的健康脚趾捆绑在一起,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3. 冷敷:在骨折后的 24 - 48 小时内,进行冷敷处理。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骨折部位,每次冷敷 15 - 20 分钟,每隔 2 - 3 小时冷敷一次。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4.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位置。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或被子,使患肢处于抬高状态。长时间站立或下垂患肢会加重肿胀,因此要尽量保持抬高的姿势。
5. 及时就医:完成上述初步急救措施后,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 X 光等检查手段,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然后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能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治疗等。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骨折部位再次受到碰撞。
6. 药物缓解:在就医前,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适当服用一些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以缓解疼痛症状。
脚趾骨折突发时,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停止活动、简单固定、冷敷、抬高患肢和及时就医等步骤,能够有效减轻骨折带来的损伤,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恢复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