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24-12-03 07:56:06 举报/反馈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表现为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针灸治疗房颤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心肌供血等发挥作用,常用的穴位有内关、神门、膻中、心俞、厥阴俞等。
1.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刺激内关穴可以调节心经气血,宁心安神,缓解房颤引起的心慌、心悸等症状。
2.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针刺神门穴能够养心安神,改善心脏功能,对房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艾灸膻中穴可以宽胸理气,调节心肺功能,有助于缓解房颤症状。
4. 心俞穴:心俞穴位于第 5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按摩或针灸心俞穴能够增强心脏功能,调节心律。
5. 厥阴俞穴:厥阴俞穴位于第 4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刺激厥阴俞穴可以疏通心脉,对房颤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房颤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正规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果房颤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