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腋下37.3℃,家长必知的应对方法
- 发布时间:2025-04-15 16:39:11 举报/反馈
儿童腋下37.3℃,家长可通过多次测量体温、观察伴随症状、进行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及时就医等方法应对。
1. 多次测量体温:儿童体温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活动、进食、穿衣过多等。发现腋下37.3℃时,不要慌张,可在安静状态下,间隔15 - 30分钟再次测量,确保体温准确性。同时,要正确使用体温计,将体温计水银端甩至35℃以下,放在腋窝深处,夹紧上臂,测量5 - 10分钟。
2. 观察伴随症状:仔细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流涕、咽痛、呕吐、腹泻、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若伴有咳嗽、流涕,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若有呕吐、腹泻,可能是胃肠道疾病。不同伴随症状提示不同疾病,有助于判断病情。
3. 进行物理降温:若体温持续在37.3℃,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湿毛巾敷儿童额头,每5 - 10分钟更换一次;或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或颈部大动脉处。
4. 补充水分:发热会使儿童体内水分散失增加,应多给儿童喝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保证水分摄入。也可适当喝一些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但要注意稀释,避免糖分过高。
5. 及时就医:若儿童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伴有精神差、呼吸急促、抽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用药需遵医嘱。
当儿童腋下体温37.3℃时,家长要冷静应对,通过多次测量体温、观察伴随症状、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方法进行初步处理。若情况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确保儿童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