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抗生素使用误区,权威专家来揭秘!
- 发布时间:2025-07-28 08:25:20 举报/反馈
新冠后抗生素使用误区包括认为抗生素能治疗所有感染、不区分病毒与细菌感染就用抗生素、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频繁更换抗生素、预防感染滥用抗生素等。
1. 认为抗生素能治疗所有感染: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发挥作用,而新冠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新冠感染初期,大部分情况下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有效对抗病毒,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例如,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2. 不区分病毒与细菌感染就用抗生素:新冠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并非一定是细菌感染导致。如果不通过专业的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会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3. 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用药疗程和剂量要求。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细菌没有被完全杀灭,从而复发并产生耐药性;而随意增减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影响治疗效果。比如使用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4. 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使用一两天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就频繁更换药物,可能会使细菌产生适应性,增加治疗难度。一般来说,使用某种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应按照疗程使用。
5. 预防感染滥用抗生素:有些患者认为在新冠康复后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这是错误的观念。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的菌群平衡,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反而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6. 不重视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等情况,使用过程中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新冠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避免陷入上述使用误区,需要患者提高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只有正确使用抗生素,才能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如果对用药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