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个早筛方法,让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所遁形!
- 发布时间:2025-07-17 16:30:26 举报/反馈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壁增厚、变硬,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影响血液流通。早筛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常见的早筛方法有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脉搏,检查四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等。观察肢体有无苍白、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以及有无溃疡、坏疽等并发症。同时,还会检查动脉搏动情况,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存在动脉硬化闭塞症。
2. 血液检查:血脂检查是重要的一项,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升高,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血糖检查也必不可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几率较高,检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此外,还会检查凝血功能,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评估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3.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能够发现动脉内的斑块、狭窄或阻塞部位,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管造影是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利用 X 射线或 CT 等设备进行成像,可以准确地显示血管的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CT 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们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血管图像,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4. 踝肱指数(ABI)测定:这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脚踝和上臂的血压,计算两者的比值。正常情况下,ABI 值在 0.9-1.3 之间。如果 ABI 值低于 0.9,提示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5. 运动试验:让患者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如步行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果在运动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可能提示下肢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筛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早筛的准确性,让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所遁形。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