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吃消炎药喝酒,这些风险要警惕
- 发布时间:2025-08-01 14:33:14 举报/反馈
老年人吃消炎药喝酒会带来双硫仑样反应、肝损伤、胃肠道刺激、影响药物疗效、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风险。
1. 双硫仑样反应:部分消炎药如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等)、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等)、呋喃唑酮等,会抑制酒精代谢过程中的乙醛脱氢酶,使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无法正常进一步代谢而在体内蓄积。乙醛蓄积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症状一般在饮酒后15 - 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2. 肝损伤:消炎药和酒精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消炎药本身可能就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负担和损伤,而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长期或大量吃消炎药喝酒,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
3. 胃肠道刺激:消炎药对胃肠道黏膜本身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酒精同样会刺激胃肠道黏膜,使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屏障受损。老年人吃消炎药喝酒,会使胃肠道受到的刺激叠加,增加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4. 影响药物疗效:酒精可能会与消炎药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降低消炎药的疗效。这样就无法有效地控制感染等疾病,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时间。
5. 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一些消炎药和酒精都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老年人吃消炎药喝酒后,这种抑制作用会叠加,导致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呼吸抑制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外,还会影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加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吃消炎药喝酒会带来多种严重风险,包括双硫仑样反应、肝损伤、胃肠道刺激、影响药物疗效以及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为了身体健康,老年人在服用消炎药期间应严格避免饮酒。如果不慎饮酒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