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在医学上的含义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4-10-10 17:09:13 举报/反馈
“行经”通常指女性的月经来潮,即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的生理现象,涉及月经周期、经量、经期、伴随症状等。
1.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 21 - 35 天,平均 28 天。周期的规律性很重要,周期过短或过长都可能提示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2.经量:正常月经量为 20 - 60 毫升。经量过多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有关;经量过少可能是卵巢功能减退、宫腔粘连等原因。
3.经期:正常经期为 2 - 8 天。经期延长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子宫腺肌病等导致;经期缩短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等有关。
4.伴随症状:行经时可能伴有下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等,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若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和生活,可能是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5.月经颜色:正常月经血为暗红色。若颜色过深或过浅,也可能提示一些健康问题。
总之,行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周期、经量、经期、伴随症状或月经颜色的异常,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