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血常规正常可能排除某些严重血液疾病隐患
- 发布时间:2025-07-12 13:10:36 举报/反馈
血常规正常在一定程度上可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贫血等严重血液疾病隐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疾病及血常规正常的意义。
1. 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血常规检查通常会显示全血细胞减少,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都低于正常范围。如果血常规正常,基本可以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药物有环孢素、司坦唑醇、十一酸睾酮等,需遵医嘱使用。
2.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血常规往往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增高或减少,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若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患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治疗急性白血病常用的药物有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等。
3.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常规可能会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当血常规正常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有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等。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血常规常出现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正常可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可能。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使用阿扎胞苷、地西他滨、沙利度胺等药物。
5.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血常规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若血常规正常,巨幼细胞贫血的可能性不大。治疗巨幼细胞贫血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
血常规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血液检查项目,其结果正常对于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贫血等严重血液疾病隐患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血液疾病,若有相关症状或疑虑,仍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