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脚后跟疼如何治疗?
- 发布时间:2024-12-03 08:34:53 举报/反馈
双脚脚后跟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肥胖、鞋子不合适等因素引起。下面将针对这些因素阐述对应的治疗方法。
1. 足底筋膜炎:这是引起脚后跟疼较为常见的原因。足底筋膜是从足跟延伸到脚趾的带状组织,过度使用或受伤可引发炎症。治疗上,首先要注意休息,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进行拉伸锻炼,如坐在椅子上,用手将脚趾向上拉,以拉伸足底筋膜。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也有帮助,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还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
2. 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由于足跟长期受压、磨损等原因,导致跟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治疗时,同样要减少足跟压力,穿软底、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如果疼痛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但不能频繁注射。也可使用矫形鞋垫来分散足跟压力。
3. 跟腱炎: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引发跟腱炎。在急性发作期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采用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每次15 - 20分钟,每天数次。慢性期可进行康复训练,如提踵练习,但要循序渐进。还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如萘普生等。
4. 肥胖: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双脚的负担,导致脚后跟疼。减肥是关键的治疗措施。通过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结合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5. 鞋子不合适:鞋子过小、过硬都会对足跟造成不良影响。应选择合适尺码、柔软舒适、有良好减震功能的鞋子。如果是因为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选择专业的工作鞋。
双脚脚后跟疼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关键。如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改变生活习惯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建议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