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与死神赛跑 北大深圳医院多科合作成功救治高危室速一例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0 举报/反馈
近年来,多学科合作,联合救治复杂疑难病症的“MDT”模式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逐步展开。2020年8月27日,我院心内科二病区王纯主任医师带领的心电生理团队,在DSA导管室成功为一名重症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了急诊射频消融手术。通过多科合作救治,患者转危为安。
8月27日,伴随着“120”救护车的急促笛声,我院急诊科接收一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这位47岁的男性病人,3天前跑步后就出现心慌、气喘、全身大汗淋漓。患者以为是之前受疫情影响长时间没锻炼,突然大运动量活动后的过度疲劳,没有在意。但在家休息两天后,他的症状不仅未见缓解,反而心慌、气促加重。于是这名男性患者前往家附近的社康检查,当时心电图提示(图1):宽QRS心动过速,频率高达197次/分。
图1
患者随即转入我院,经急诊科医生诊断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情况危急,立即给予静推抗心律失常药物,试图转复为窦性心律,但病情复杂,药物转复失败。急诊科医生立即请心内科二线到场抢救,考虑到病人持续室速发作超过3天,极易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晕厥,危及生命,为安全起见先收住心内科CCU,在医护人员密切监护下进行电复律治疗。1次!2次!3次!能量已升至200焦耳的直流电复律,已经是常用推荐的**室速复律能量了,室速仍未终止!情况紧急,在请示心内科三线值班的王纯主任后,医生立即进行急诊射频消融治疗!
救人如救火,导管室收到通知,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连接好手术必备的三维CATRO设备,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采用全球先进的智能AI技术,利用三维标测、激动标测、拖带识别室速关键“部位”,降低操作风险,为患者成功实施导管消融。手术全程顺利,成功终止了室速发作。术后电生理检查,针对心脏不同部位、用不同频次、不同能量反复刺激心肌组织,甚至在药物兴奋等刺激下均未能再诱发出同样的室速发作。安返病房后,患者激动地表示,“北大深圳医院技术水平高,是我最信赖的医院,感谢你们,值得信赖的白衣天使!”
胸痛中心成立后,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PCI治疗已成常态化,但急诊射频消融治疗危重心律失常尚属首例。手术成功,患者转危为安,参加这场“生死时速”抢救的医护人员都非常开心。在急诊科、心内科CCU、心内科二病区、放射科导管室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齐心协力、默契配合,环环相扣,快速高效地实施救治,最终成功挽救了病人生命。
这名患者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仍在心内二病区接收后续治疗。此次多科室协同抢救诠释了医护成员的共同心愿:与您一起,守护生命守护“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