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太罹患巨大脑瘤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成功救治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0 举报/反馈
近日,一名罹患巨大胶质瘤的72岁老太,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经陈保东教授手术团队治疗后,复查颅内肿瘤基本上切除,日前已康复出院。
72岁老太罹患脑瘤
脑胶质瘤是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35.2%~61.0%,由胶质细胞衍化而来,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等特点。国际上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治疗,随后再行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等治疗模式。
最近一个月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量与日俱增,患者如在评估后无明显的手术禁忌症,肿瘤全部切除已不再是难题。
一位来自长春的张奶奶今年72岁,已是古稀之年,名下两个儿子都很孝顺,本在享受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不料春节之前接连发生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所幸,张奶奶的儿子在四处求医未果之后,经广州专家推荐找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陈保东教授团队,经过周密的手术治疗之后,张奶奶很快就醒来了,已于5月3日康复出院,全家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纠结的求医之路
今年过年期间,本是疫情肆虐阶段,全国人民都在家禁足不能外出,以避免交叉感染。
但张奶奶一家却奔波在深圳-广州两地,寻求省城某家三甲医院的名医救治张奶奶,张奶奶因诉头胀痛,经MRI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右侧大脑半球恶性肿瘤病变,肿块大小为86mm*45mm,初步诊断弥漫性胶质瘤。古人云,“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但多位医生考虑到患者年龄过高、手术风险极大、预后不良,建议活检明确诊断,再计划下一步治疗。
3月2日,本放弃治疗的一家人,看见老母亲难受的很,实在不忍心,经过广州专家推荐,找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陈保东教授看诊。陈教授评估手术风险虽大,但如家属愿意承担风险,其技术水平可以为张奶奶实行手术。可是家属保留广州的专家意见,拒绝开颅切除肿瘤手术,坚持只做活检,诊断明确后再放化疗。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陈主任以丰富的手术经验,在术中B超定位、神经导航实时监测下,施行活检和颞叶肿瘤切除减压术,病理诊断为“高级别胶质瘤”。
当时,张奶奶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转去深圳市人民医院做放化疗,但放疗科的专家发现,位于枕叶和丘脑部位的肿瘤太大,放疗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建议患者再回陈教授这里行二次手术,将肿瘤大部分切除了,再行后续的治疗,可能效果会更好。
于是,患者家属再一次找到陈保东教授,强烈要求行第二次手术,希望把老母亲颅内肿瘤尽可能全部切除。
北大神外再创奇迹
张奶奶在第一次手术后,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之前留在丘脑部位的肿瘤更大,MRI检测到肿瘤范围波及到枕叶-丘脑、基底节等重要功能神经,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花环状强化,周围见明显水肿,临近脑池、脑室均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右移,肿块边界不清,岛叶及海马等结构受侵袭。陈保东教授手术团队立马展开紧急手术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定于4月20日正式手术。术中采用电生理技术、神经导航、术中B超定位、开颅、监测、剥离,就这样,巨大的肿瘤在陈保东教授的刀尖之下,被一点一点剔除,肿瘤组织约6cm*4cm*4cm大小。
术前MRI
术后MRI
术后4个小时,张奶奶苏醒,随后安返病房继续治疗,其意识清晰、语言流畅,除右侧手脚有点受限,其余良好。
5月3日,张奶奶恢复出院,两个儿子都来病房接她回家,准备修养一段时间后再行后续的放化疗。家属看见精神状态良好的老母亲,喜极而泣,大儿子说,“有妈才有家,真心感谢陈主任,陈主任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二儿子也回想起之前的就医之路,他说,“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听从陈主任的建议,直接实行手术治疗,现在也不至于第二次手术了,我们后悔莫及,陈主任才是神经外科的大咖、大专家也!”
对此,陈保东教授说,只要患者及家属相信我们,我们定不负大家的期望,全力救治病患是我们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