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行动:按摩部位助力退烧!
- 发布时间:2025-04-24 12:21:44 举报/反馈
在社区健康行动中,按摩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等部位有助于退烧。这些穴位在传统医学中被认为与人体的体温调节等功能密切相关。
1.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摩风池穴能够起到疏风解表的作用,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发热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热,减轻发热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等症状。
2. 大椎穴: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它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按摩大椎穴能振奋阳气、解表清热。当身体发热时,刺激大椎穴可以调节人体的阳气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使体温下降,尤其对于感冒等引起的发热较为有效。
3.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曲池穴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帮助散热,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肺热、阳明经热等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 合谷穴: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按摩合谷穴能够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在发热时按摩此穴位,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和经络,起到一定的退烧作用,同时还能缓解因发热引起的头痛、牙痛等症状。
5. 外关穴: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外关穴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它可以调节三焦经的气血运行,对于外感热病、发热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可采用揉法、按法等,力度适中,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助力退烧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如果发热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严格遵医嘱。
在社区健康行动中,按摩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等部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退烧,这些穴位按摩操作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然而,不能将其作为**的退烧手段,对于严重或持续的发热情况,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结合药物等治疗方法,以确保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