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普及肠镜做法知识
- 发布时间:2025-04-17 15:55:54 举报/反馈
普及肠镜做法知识,需介绍肠镜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流程、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不同类型肠镜的特点、肠镜检查的适用人群等。
1. 检查前的准备: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调整饮食,一般在检查前1 - 2天开始进食少渣或无渣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芹菜、玉米等。还需要按医嘱服用清肠药物,以清洁肠道,保证检查视野清晰。常用的清肠药物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溶液、甘露醇等。同时,患者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评估检查风险。
2. 检查中的流程:患者通常需要侧卧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将涂有润滑剂的肠镜从肛门缓慢插入,依次观察直肠、结肠等部位的情况。在插入过程中,可能会向肠腔内注入少量气体,使肠道扩张,便于观察,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胀、腹痛等不适,但一般都可以忍受。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拍照、取组织活检等操作。
3.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检查后患者需在医院休息片刻,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如果进行了活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检查后当天宜进食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藕粉等。若出现剧烈腹痛、大量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不同类型肠镜的特点:常见的肠镜类型有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普通肠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清醒,能感受到一定的不适,但费用相对较低;无痛肠镜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患者不会感到痛苦,但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费用也相对较高。
5. 肠镜检查的适用人群:肠镜检查适用于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以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息肉病史等高危人群的筛查。
普及肠镜做法知识,有助于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肠镜检查,消除对检查的恐惧和误解,提高居民对肠道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通过了解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流程、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不同类型肠镜的特点以及适用人群等方面的知识,居民能够更加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从而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