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血液检查报告单?
- 发布时间:2025-02-26 12:27:19 举报/反馈
看懂血液检查报告单需关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反映身体多个方面的健康状况。
1. 血常规: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项目。白细胞计数可反映身体是否有感染等炎症情况,数值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用于评估是否贫血,数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会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其数量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数量过低有出血风险,过高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几率。
2. 肝功能:重点关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数值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等。
3. 肾功能:主要指标有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升高可能意味着肾功能受损,常见于慢性肾炎、肾衰竭等。尿素氮受饮食、蛋白分解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持续升高也提示肾功能异常。尿酸升高可能引发痛风,还与肾脏排泄功能、嘌呤代谢有关。
4. 血脂:包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有助于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其水平高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相反,被称为“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5. 血糖:一般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在一定区间内,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餐后血糖能更全面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有重要意义。长期血糖异常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如眼睛、肾脏、神经等。
血液检查报告单包含丰富的健康信息,通过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但解读报告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若指标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