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 3 种测血压技巧,让血压监测更准确!
- 发布时间:2025-06-14 12:07:00 举报/反馈
准确测量血压对评估健康状况很重要,掌握合适的测量时间、正确的测量姿势、合理使用测量设备等技巧,能让血压监测更准确。
1. 合适的测量时间:人体血压在一天中会有波动,通常早上起床后 1 小时内、排尿后、早餐前,以及晚上睡觉前这两个时间段测量较为合适。早上测量可反映基础血压水平,晚上测量有助于了解血压的夜间变化情况。避免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喝咖啡后立即测量血压,因为这些因素会使血压暂时升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正确的测量姿势:测量血压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上臂自然下垂,肘部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高度。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插入 1 - 2 指为宜。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说话和移动身体。如果是卧位测量,要确保手臂伸直并与心脏处于同一平面。
3. 合理使用测量设备: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血压计,如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使用前要检查血压计是否正常工作,水银血压计要检查水银柱是否在零位。电子血压计要定期进行校准。测量时要按照血压计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每次测量应重复 2 - 3 次,每次间隔 1 - 2 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4. 测量前的准备:测量前应安静休息 5 - 10 分钟,放松身心,避免紧张。排空膀胱,因为憋尿会使血压升高。同时,要穿着宽松的衣服,避免衣袖过紧影响测量结果。
5. 测量环境: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在嘈杂、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中测量,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
掌握合适的测量时间、正确的测量姿势、合理使用测量设备等技巧,对于准确监测血压至关重要。准确的血压测量结果能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以维护心血管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