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担心血压问题的,一定要学会正确测血压
- 发布时间:2025-08-25 12:26:09 举报/反馈
正确测量血压对于关注血压问题十分重要,需注意测量前准备、测量姿势、测量时间、测量频率以及测量仪器的选择等方面。
1. 测量前准备: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避免剧烈运动。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休息5 - 10分钟,使身心放松,保持呼吸平稳。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会影响血压值,所以测量前**排空膀胱。
2. 测量姿势:测量时可采取坐位或卧位。坐位测量时,身体应坐直,双脚平放于地面,背靠椅背,上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卧位测量时,要平躺在床上,同样使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高度。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1 - 2根手指为宜。
3. 测量时间:血压在一天中会有波动,一般建议在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早餐前、排尿后测量,此时测量的血压值能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基础状态。另外,晚上睡觉前也可测量一次血压,了解血压的夜间变化情况。
4. 测量频率:对于血压正常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定期(如每年1 - 2次)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阶段,应增加测量频率,每天测量2 - 3次;血压达标且稳定后,可每周测量1 - 2天,每天测量1 - 2次。
5. 测量仪器的选择:常用的血压测量仪器有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汞柱式血压计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适合家庭自测,选择时应挑选经过国际标准验证的合格产品。
6. 测量记录:每次测量血压后,应及时记录测量的日期、时间、血压值以及测量时的身体状况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7. 多次测量: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在测量一次后,间隔1 - 2分钟再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如果两次测量的血压值相差较大,应间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学会正确测量血压是关注血压健康的基础。通过做好测量前准备、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频率、挑选合格的测量仪器、认真记录测量结果以及进行多次测量等,能获得更准确的血压值,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提供可靠依据。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