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网络:家人关怀,助你判断是否患狂犬病
- 发布时间:2025-08-30 10:21:53 举报/反馈
家人可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被动物咬伤史、伤口情况、前驱期症状、兴奋期表现、麻痹期特征等方面,来辅助判断是否患狂犬病。
1. 被动物咬伤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被狗、猫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的经历。如果有此类暴露史,那么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会增加。比如患者在公园被流浪狗咬伤腿部,这就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2. 伤口情况:仔细查看伤口的状况。被感染动物咬伤的伤口可能会有特殊表现,如伤口周围可能出现麻木、刺痛、蚁走感等异常感觉,这是病毒在局部神经组织中繁殖刺激神经引起的。而且伤口可能愈合不良,有红肿、渗液等情况。
3. 前驱期症状:狂犬病前驱期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痛、疲倦、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还可能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喉咙会有紧缩感。例如患者可能会诉说感觉喉咙发紧,对周围的声音和光线变得格外敏感。
4. 兴奋期表现:进入兴奋期后,患者会出现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等典型症状。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患者看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仅仅提及水都会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怕风也是常见表现,即使微风拂面也会导致患者咽喉肌痉挛。此外,患者还可能有大汗、流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
5. 麻痹期特征:到了麻痹期,患者痉挛停止,逐渐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家人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肢体无力、活动减少等情况。
6. 精神状态变化:狂犬病患者在病程中精神状态会有明显改变。早期可能表现为焦虑、烦躁,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家人要留意患者是否有言语混乱、行为异常等表现。
7. 体温变化:在疾病过程中,患者体温可能会有波动。前驱期体温可能轻度升高,兴奋期体温可进一步升高,到麻痹期体温可能又逐渐下降。家人可以定期为患者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家人在判断患者是否患狂犬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关注患者的被动物咬伤史、伤口情况、前驱期症状、兴奋期表现、麻痹期特征、精神状态变化以及体温变化等多个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提高警惕。一旦怀疑患者感染狂犬病,应立即送正规医院就诊,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