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看似小事,危害却远超想象
- 发布时间:2025-09-02 10:11:55 举报/反馈
洗牙虽常见,但可能存在感染风险、损伤牙齿表面、导致牙齿敏感、损伤牙龈、引发交叉感染等危害。
1. 感染风险:洗牙过程中,若使用的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会传播多种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因为洗牙时可能会导致牙龈出血,消毒不合格的器械上携带的病原体就可能通过血液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
2. 损伤牙齿表面:洗牙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震荡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如果操作不当,超声波洁牙机头可能会在牙齿表面留下细微划痕,使牙齿表面变得粗糙。粗糙的表面更容易附着细菌和食物残渣,增加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生几率。
3. 导致牙齿敏感:洗牙后,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被去除,原本被牙结石覆盖的牙本质暴露出来。牙本质中有许多小管通向牙髓,外界的刺激(如冷热酸甜)更容易通过这些小管传导到牙髓,从而引起牙齿敏感症状。这种敏感症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给患者带来不适。
4. 损伤牙龈:洗牙时,如果医生操作不够熟练或用力过猛,可能会损伤牙龈组织。牙龈损伤后,容易出现出血、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牙龈的健康。如果损伤严重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还可能导致牙龈萎缩,进一步影响牙齿的稳固性。
5. 引发交叉感染:在一些不正规的口腔诊所,由于环境消毒不严格,患者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例如,空气中的飞沫、共用的物品等都可能成为病原体传播的途径。此外,洗牙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也可能携带细菌和病毒,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6. 影响牙齿美观:不当的洗牙操作可能会导致牙齿表面的釉质受损,使牙齿失去原有的光泽,变得暗淡无光。而且,如果洗牙后没有进行适当的护理,牙齿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影响牙齿的美观。
7. 加重原有口腔疾病:对于本身就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如果洗牙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炎症加重。因为洗牙过程中可能会刺激病变的牙周组织,使炎症扩散,导致病情恶化。
洗牙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保健方法,但如果不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可能会带来诸多危害。在洗牙前,应充分了解洗牙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洗牙方式和时间。洗牙后,要注意口腔护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果在洗牙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