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25-02-23 07:59:14 举报/反馈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肾血流量、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等。
1.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充足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流量增加,为肾小球滤过提供更多的血浆,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相反,当肾血流量减少,如休克、脱水等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流量降低,滤过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它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内压之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反之则降低。例如,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可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相对稳定,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也基本不变,但当动脉血压过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3. 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较大的面积,保证了较高的肾小球滤过率。当肾小球发生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使滤过膜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膜的通透性也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若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会导致原本不能滤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也能滤过,出现蛋白尿等情况。
4.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形成。当血浆蛋白减少,如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丢失、肝脏疾病使蛋白合成减少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相反,当血浆蛋白增多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5. 囊内压:肾小囊内压一般比较稳定。但当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时,肾小囊内液积聚,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在临床上判断肾脏功能状态,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