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心跳范围是多少
- 发布时间:2025-02-20 15:00:12 举报/反馈
正常心跳受年龄、状态、疾病、药物、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情况下正常范围有差异。
1. 年龄:胎儿心率较快,一般在110 - 160次/分钟。新生儿心率通常为120 - 140次/分钟。婴儿心率在110 - 130次/分钟。幼儿心率大概是100 - 120次/分钟。学龄前儿童心率为80 - 100次/分钟。青少年及成年人静息心率正常范围是60 - 100次/分钟。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心率可能会相对慢一些,但一般也在60 - 100次/分钟这个区间。
2. 状态:人在安静、睡眠等休息状态下,心跳会相对较慢,接近60次/分钟甚至更低一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在运动、情绪激动、紧张、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身体代谢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心跳会加快,可能超过100次/分钟,当这些刺激因素去除后,心跳会逐渐恢复正常。
3. 疾病:一些疾病会影响心跳。比如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会增加10 - 15次/分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代谢亢进,会出现心跳加快,通常超过100次/分钟。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谢减慢,心跳可能低于60次/分钟。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跳出现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的情况。
4. 药物:某些药物会对心跳产生影响。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会使心跳加快。而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 - 受体阻滞剂,以及地高辛等药物,可能会使心跳减慢。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心率变化。
5. 环境: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散热,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心跳会适当加快。在低温环境中,身体为了保持体温,也会通过加快心跳来增加产热。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身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使心跳加快。
综上所述,正常心跳范围并非固定不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判断心跳是否正常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果发现心跳异常,如持续过快、过慢或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