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K 是什么病,有何症状和治疗方法
- 发布时间:2024-10-09 17:20:13 举报/反馈
PUK 即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酪氨酸,从而在血液和组织中积累。其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皮肤毛发颜色浅淡、尿液和汗液有鼠尿味等。治疗方法主要为饮食控制,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
1. 病因: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引起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
2. 症状:
智力发育迟缓:患儿智力低于正常同龄人,学习能力差。
皮肤毛发异常:皮肤白皙,头发枯黄。
体味异常:尿液和汗液有鼠尿样的特殊气味。
癫痫发作: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癫痫症状。
精神行为异常: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3. 诊断:通过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结合基因检测确诊。
4. 治疗:
饮食控制:严格限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食用特制的低苯丙氨酸食品。
定期监测:定期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调整饮食。
药物辅助:补充四氢生物蝶呤等药物。
5. 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患儿智力和生长发育可接近正常水平;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智力障碍。
苯丙酮尿症虽为先天性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规范治疗,患儿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家长应重视新生儿筛查,一旦确诊,积极配合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