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什么,有哪些治疗方法?
- 发布时间:2025-03-11 12:50:59 举报/反馈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有其特点。
1. 病因: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就会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2. 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症状有痛经,多为继发性且逐年加重;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不孕,囊肿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和盆腔环境,导致受孕困难;性交疼痛,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急腹痛,囊肿破裂时可引起剧烈腹痛。
3. 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区有囊性包块,活动度差。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能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该指标可能轻度升高。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4. 治疗:对于症状较轻、囊肿较小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短效避孕药,可抑制排卵,使异位内膜萎缩;孕激素类药物,如甲羟孕酮、炔诺酮等,可使异位内膜蜕膜化,最终萎缩坏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可降低雌激素水平,造成假绝经状态。对于囊肿较大、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及一侧附件;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所有异位病灶。
5. 预防:要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和剧烈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尽量减少人工流产和刮宫。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治疗先天性生殖道畸形,防止经血逆流。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健康和生育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