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
- 发布时间:2024-10-23 17:09:29 举报/反馈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节律不规整,常见于正常人,也可能由疾病、药物、不良生活方式等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药物因素、电解质紊乱、神经调节失衡等。
1.生理性因素: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常在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一般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2.病理性因素:某些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窦房结的节律发放。
3.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引起窦性心律不齐。
4.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状态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窦性心律不齐。
5.神经调节失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也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多数情况下为良性,但如果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或由严重的心脏疾病引起,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