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警示!化疗后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危及生命
- 发布时间:2025-06-29 12:15:29 举报/反馈
化疗后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感染、心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
1. 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骨髓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导致骨髓抑制。这会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减少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红细胞减少会导致贫血,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常见的易导致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2. 感染:由于化疗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发感染。感染部位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可迅速发展并危及生命。例如,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衰竭,肠道感染可能引发感染性腹泻、水电解质紊乱等。
3. 心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具有心脏毒性,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害,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以及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都可能引起心脏毒性。严重的心脏毒性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生命。
4. 肝肾功能损害:化疗药物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排泄,这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肝衰竭。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顺铂、甲氨蝶呤等药物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5. 过敏反应:某些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轻度过敏可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可在短时间内导致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常见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博来霉素等。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化疗后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感染、心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在化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的耐受性。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放疗化疗科或急诊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