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情况挖耳朵易挖痛,一定要小心!
- 发布时间:2025-08-15 15:15:06 举报/反馈
挖耳朵时,外耳道狭窄、耵聍栓塞、外耳道炎、鼓膜损伤、操作不当等情况易挖痛。
1. 外耳道狭窄:外耳道天生狭窄或者因外伤、炎症等因素导致狭窄时,挖耳朵的工具活动空间受限,很容易触碰到外耳道壁,引发疼痛。例如,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外耳道直径比正常人小,挖耳时稍有不慎就会刺激到外耳道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
2. 耵聍栓塞:耵聍也就是常说的耳屎,当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会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形成耵聍栓塞。此时挖耳朵,坚硬的耵聍团块会对外耳道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在挖动过程中,耵聍与外耳道壁摩擦,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疼痛。比如,长时间不清理耵聍,耵聍会变得越来越硬,挖耳时就如同用硬物刮擦耳道。
3. 外耳道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外耳道,引发炎症。炎症会使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变得更加敏感。挖耳朵时,轻微的刺激就可能导致疼痛加剧。例如,游泳后外耳道进水,没有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外耳道炎,此时挖耳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4. 鼓膜损伤:鼓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比较脆弱。如果挖耳朵时用力过猛或者工具插入过深,可能会损伤鼓膜。鼓膜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一旦受损,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还可能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比如,使用尖锐的挖耳勺挖耳,很容易不小心碰到鼓膜。
5. 操作不当:使用不合适的挖耳工具,如尖锐的牙签、发夹等,或者挖耳朵时过于粗暴、速度过快,都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黏膜,导致疼痛。此外,挖耳时注意力不集中,被他人碰撞,也容易使挖耳工具划伤外耳道。
挖耳朵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挖耳朵很容易引发疼痛,甚至可能导致耳部损伤和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在这些情况下随意挖耳。如果耳部出现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