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做血常规,能查出啥问题 专家来揭秘
- 发布时间:2025-08-18 07:53:58 举报/反馈
新冠后做血常规,能查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方面的问题。
1.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感染后,白细胞计数可能出现变化。如果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遭受细菌等病原体的二次感染,因为白细胞会增多以对抗感染。若白细胞总数降低,可能是新冠病毒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袭。
2. 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新冠感染可能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进而影响氧气的摄取和运输。当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会出现贫血的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或破坏增加。
3. 血小板: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新冠后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发生改变。血小板减少时,人体的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这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了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被破坏,或者是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受到抑制。而血小板增多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影响血液循环。
4.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新冠感染初期,淋巴细胞计数通常会降低,这是因为新冠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被大量消耗。随着病情的好转,淋巴细胞计数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淋巴细胞持续异常,可能提示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或者存在慢性感染等情况。
5.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新冠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当身体同时受到新冠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时,中性粒细胞会大量增多以对抗细菌感染。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降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使身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新冠后做血常规能从多个方面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通过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血常规检查结果对于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