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溶血如何治疗?
- 发布时间:2024-12-04 09:28:31 举报/反馈
母婴溶血是因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其治疗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支持治疗、预防核黄疸等。
1.光照疗法:这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光照,可使胆红素发生光化学变化,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一般采用蓝光照射。
2.药物治疗:
免疫球蛋白:可阻断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
白蛋白: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进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
3.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溶血,可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4.支持治疗:包括纠正贫血,若贫血严重可输血,但输血时要注意血型匹配等问题;同时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保证患儿正常的生理功能。
5.预防核黄疸:严密监测胆红素水平,当胆红素达到一定危险值时积极干预,如采用上述治疗手段,避免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因为核黄疸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母婴溶血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光照疗法和药物治疗在轻度溶血时可发挥较好作用,而严重溶血可能需要换血疗法等综合措施,同时要积极预防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