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权威指南教你应对老人身体肿问题
- 发布时间:2025-06-23 07:12:02 举报/反馈
老人身体肿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脏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营养不良以及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等。
1. 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血液在静脉系统淤积,从而引起身体肿胀。常见于右心衰竭,水肿通常先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治疗方面,可使用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以增强心脏功能、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但用药需遵医嘱。
2.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体内水分和钠盐无法正常排出,引起水肿。水肿一般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随后可发展至全身。治疗上,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肾脏炎症,同时配合利尿剂减轻水肿。
3. 肝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会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引起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水肿。常伴有腹水。治疗时,需要补充白蛋白,同时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等,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和水肿的消退。
4.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蛋白水平降低,引起水肿。这种水肿通常为全身性的。治疗上,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必要时可静脉输注白蛋白。同时,可适当使用利尿剂缓解水肿症状。
5. 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老年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减退,或长时间站立、久坐等,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引起下肢水肿。水肿一般局限于下肢。治疗方法包括抬高下肢、穿弹力袜等,促进静脉回流。也可使用改善静脉功能的药物如迈之灵等。
6.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引起水肿的副作用。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水肿,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7.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减慢,出现黏液性水肿。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
老人身体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的疾病。当发现老人身体出现肿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老人的症状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