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样一种疾病
- 发布时间:2024-10-10 17:27:13 举报/反馈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吸烟、酗酒等。症状表现主要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病因:
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异常易破裂出血。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壁受损,增加出血风险。
吸烟: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管病变。
酗酒:可引起血压波动,影响血管稳定性。
其他:如脑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2.症状:
头痛:突发的剧烈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
颈项强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
眼部症状:如瞳孔散大、视网膜出血等。
3.检查:
头颅 CT:可快速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
腰椎穿刺:有助于诊断,但有一定风险。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金标准。
4.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药物治疗: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止血药如氨基己酸等。
手术治疗:包括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等。
5.预后:
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治疗及时性和患者基础健康状况。
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部分可能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提高康复机会,减少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