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症是什么意思
- 发布时间:2024-10-19 16:21:09 举报/反馈
溶血症是指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一种病症。其成因复杂,包括血型不合、红细胞内在缺陷、免疫性因素、感染以及药物等。
1.血型不合: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如母亲为 O 型血,胎儿为 A 型或 B 型血,胎儿红细胞上的抗原进入母体产生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溶血。
2.红细胞内在缺陷:如红细胞膜异常、酶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等,导致红细胞自身脆弱易破裂。
3.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体内产生自身抗体破坏红细胞。
4.感染:某些病毒、细菌感染可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溶血症。
5.药物: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可能诱发溶血性反应。
总之,溶血症的发生机制多样,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一旦怀疑有溶血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胆红素测定、血涂片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