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慢阻肺日健康讲座 钟南山院士现场授课答疑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2 举报/反馈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患者而言,长期咳嗽、咳痰和气喘,令人难以轻松呼吸。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
今天上午,我院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日报共同举办了“名医大讲堂”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分别演讲,教听众如何“多吹一口气,远离‘慢阻肺’”。
现场人气火爆,早晨八点多钟,老人家们就三五成群接踵而至,可容纳300个座位的医院门诊二楼大厅不一会儿就座无虚席,楼上两层走廊皆站满了人。当钟南山院士健步走上讲坛时,全场掌声如雷。
钟南山院士指出,慢阻肺成因复杂,环境空气污染和室内污染皆可诱发该病。多数患者多年吸入有毒气体,尤其是烟草和生物燃料的烟雾以及其他污染的空气,引起气道慢性炎症,最后导致损伤肺功能,发病年龄以中年后居多。长期吸烟者和长期接触有毒气体或污染空气者,比如交警、煤矿工、装修工、建筑工等比较容易患此病。他说,如果在儿童时期曾患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发生肺、支气管感染者,成年后就更易患上慢阻肺。
钟院士说,只要及早发现,慢阻肺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也是目前**能早期发现慢阻肺病变的方法。肺功能检查是无创的,它不需要空腹、验血,也无需憋尿,只需按照医生的指导,将鼻子夹住,深吸一口气,含紧仪器的咬嘴,**力、最快速地吹一口气就行了。肺功能检查不仅能准确地判断慢阻肺的存在,还能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鉴别是大气道阻塞还是小气道阻塞。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面对街坊听众们的热情提问,钟南山院士和陈荣昌所长一一作了耐心又细致的解答,钟院士更为一位罹患慢阻肺多年、吸着氧坐轮椅专门而来的病人做了检查,家属感动的泪湿眼眶,紧紧握住钟院士的手只重复着两个字“谢谢、谢谢、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