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一到晚上痒,可能隐藏着这些疾病风险!
- 发布时间:2025-08-24 14:33:45 举报/反馈
身上一到晚上痒,可能隐藏着皮肤干燥、荨麻疹、疥疮、糖尿病、肝胆疾病等疾病风险。
1. 皮肤干燥:在晚上,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皮肤的水分流失相对增多,加上室内空气可能较为干燥,皮肤的屏障功能会有所减弱。皮肤干燥时,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产生瘙痒感。尤其是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的情况。治疗上可使用尿素霜、维生素E乳、凡士林等保湿剂,以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缓解瘙痒。
2. 荨麻疹: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晚上人体的激素分泌水平相对较低,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减弱。同时,晚上睡觉时接触的床单、被罩等可能存在过敏原,如尘螨等,容易诱发荨麻疹。患者皮肤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有剧烈瘙痒。治疗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以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症状。
3. 疥疮: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具有传染性。疥螨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在皮肤内挖掘隧道、产卵等活动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晚上瘙痒加剧。常发生在皮肤薄嫩处,如指缝、腕部、肘窝等。治疗可外用硫磺软膏、苯甲酸苄酯乳剂、克罗米通乳膏等药物,需全身涂抹,以彻底杀灭疥螨。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使神经纤维受损,感觉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而且晚上人体的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会加重瘙痒感。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或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同时可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辅助治疗。
5. 肝胆疾病:当患有肝胆疾病时,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沉积在皮肤内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这种瘙痒通常在晚上更为明显。治疗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如使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治疗肝炎,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胆结石等疾病。
身上一到晚上痒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不能忽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仔细观察皮肤的表现和身体的其他症状。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