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也能改善直肠内脱垂 快来试试这4种!
- 发布时间:2025-08-27 12:20:50 举报/反馈
直肠内脱垂指直肠黏膜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的疾病,常出现排便不尽、肛门坠胀等症状。运动对改善直肠内脱垂有一定作用,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提肛运动、仰卧屈膝运动、腹式呼吸运动、跳绳运动等。
1. 提肛运动:提肛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改善直肠内脱垂的运动。具体做法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提肛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对直肠起到支撑作用,减少直肠脱垂的程度。
2. 仰卧屈膝运动:患者仰卧在床上,双腿屈膝,尽量贴近胸部,同时吸气,然后缓慢伸直双腿,同时呼气。重复此动作10 - 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 - 4组。这种运动能够锻炼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直肠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直肠内脱垂的症状。
3. 腹式呼吸运动:平躺在床上,放松全身,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慢慢隆起,尽量使腹部的手随着腹部的隆起而上升,胸部的手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缩,尽量使腹部的手随着腹部的收缩而下降,胸部的手同样保持不动。每次练习5 - 10分钟,每天进行3 - 4次。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腹腔内的压力,有助于改善直肠的位置,减轻直肠内脱垂的情况。
4. 跳绳运动:跳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在跳绳过程中,身体会有节奏地上下跳动,这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和血液循环。刚开始可以每次跳绳100 - 200下,分2 - 3组进行,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跳绳的数量和时间。不过,跳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鞋子,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以上运动方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排便,防止便秘和腹泻。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运动对于改善直肠内脱垂具有积极的作用。提肛运动、仰卧屈膝运动、腹式呼吸运动和跳绳运动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盆底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力量,促进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缓解直肠内脱垂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如果直肠内脱垂症状严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