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 发布时间:2025-02-20 11:49:36 举报/反馈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选择注射部位、消毒、进针注射、拔针观察等。
1. 准备工作: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皮内注射。准备好合适的注射药物,如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结核菌素等。同时准备好注射器、针头、消毒用品等。仔细检查注射器和针头是否完好无损,药物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等是否正确。
2. 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皮内注射部位有前臂掌侧下段、上臂三角肌下缘等。前臂掌侧下段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方便观察反应;上臂三角肌下缘则适用于一些疫苗的接种。选择部位时要避开皮肤破损、炎症、瘢痕等部位。
3. 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消毒范围直径约 5cm。消毒时要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待消毒剂自然干燥。
4. 进针注射: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5°角刺入皮内。当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固定针栓,推注药液 0.1ml,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5. 拔针观察: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告知患者不要搔抓或揉擦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观察。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如有无红晕、硬结、瘙痒等,并记录结果。
皮内注射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对于确保注射安全和准确判断结果至关重要。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