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啃指甲竟会引发这5种疾病
-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2:07 举报/反馈
啃指甲可能会引发甲沟炎、肠道寄生虫感染、口腔疾病、手指皮肤损伤感染、心理行为障碍等疾病。
1. 甲沟炎:啃指甲时容易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细菌等病原体就容易侵入,引发甲沟部位的炎症。表现为指甲周围组织红肿、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化脓。治疗上,症状较轻时可使用碘伏消毒,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 肠道寄生虫感染:指甲缝中容易藏匿各种寄生虫卵,啃指甲时这些虫卵会进入口腔并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内寄生繁殖。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等,可能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可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枸橼酸哌嗪片等驱虫药物,但需遵医嘱。
3. 口腔疾病:啃指甲的过程中,指甲上的细菌、污垢等会进入口腔,增加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龋齿会导致牙齿出现龋洞,引起疼痛;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炎则会导致牙周组织破坏,牙齿松动。治疗龋齿可进行补牙;牙龈炎可通过洗牙、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等方法治疗;牙周炎除洗牙外,还可能需要进行牙周刮治等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抗感染。
4. 手指皮肤损伤感染:频繁啃指甲会导致手指皮肤破损,容易引发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出现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若为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若为真菌感染,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5. 心理行为障碍:啃指甲可能是一种心理行为习惯,而长期啃指甲也可能进一步加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对于心理行为障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啃指甲看似是一个小习惯,但却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及时纠正啃指甲的不良习惯。如果已经出现了相关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