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垫药费,精心护理,这位广脑“大白”令人感动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1 举报/反馈
汪钦林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务人员,6月4日,他报名参加医院驻东漖街道医疗队,正式开始了他的“逆行”生活。
医疗+警察+志愿者的三人小组是医疗队队员们每天的重点工作,他们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奔走在楼宇之间,上门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有时甚至需要工作到凌晨,对此小汪毫无怨言,“没事,不累,比上个夜班要轻松呢!”,他笑着说。因为比起这些付出,他更在意的是他负责的区域内居民的健康。
为居民采集核酸
带着医务人员的严谨和细心
让居民得到及时的医疗处理
汪钦林所在三人小组负责的辖区内有一个工地,长期居住于此的工人及家属近200人,由于大多数务工人员的医疗常识较少,对个人的健康状况普遍缺乏关注,且因顾虑治疗费用,对医护人员的上门巡诊也有明显的抗拒心理。带着医务工作者特有的严谨和细心,小汪观察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每次巡视工作中总会主动和工人们拉家常,同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一天在日常巡视时,他发现一名民工大哥的手指有切割伤,询问后得知是3天前被钢管砸伤造成的,检查时发现创口深且十分不规则,周围组织已有明显化脓感染,若再不处理将有可能导致严重感染甚至组织坏死。三人小组立即达成一致意见,开具就医通行证、安排车辆协助该名工人外出就医,使民工大哥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医疗处理。
汪钦林所在的三人小组
看见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艰难的时期希望能多解决他们的困扰
在另一次巡诊中,汪钦林得知一位民工大叔由于不慎操作导致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挫伤,部分伤口已经开始出现化脓情况,但为了节约费用一直不肯外出就医。于是小汪主动在社区医院垫付费用代其开药,同时每日利用巡诊时间为其进行换药和伤口处理,在他的精心护理之下伤口得到了良好的愈合。此后,民工大叔每次看见他总会说“你们医护人员还是蛮好心的,有时间过来重庆玩哈,我带你去逛!”
为居民处理伤口
看着工人们逐渐展开的笑颜,小汪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欣慰,他说:“这些天我在工地看到好多工人都是贵州、广西、四川籍的,看见他们我就想起自己家乡的人,我觉得很亲切,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艰难,希望我能为他们多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扰。”
朴实的言语,实际的行动,是汪钦林同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真实写照,是为保卫人们群众的健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真实力量!
汪钦林说穿上紫色,就成了这条gai最靓的仔
得知这些事迹后,小编主动和汪钦林联系,表示感动,他开玩笑地说:”这些小事也让你如此感动的话,那最近你要被打动到披头散发了。”在我院外驻一线医疗队中,有太多这样、那样令人感动的事情正在发生,自5月21日荔湾区打响疫情阻击战以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积极响应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排,相继派出3批由精神科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伍,分别驻扎在荔湾区的中、高风险地区,完成区域内的核酸采样、上门巡诊工作,提供心理辅导和精神卫生服务。其实,无论在前线,在后方,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劲,拧成一股绳,合成一条心,相信这场与病毒的比赛,我们一定能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