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科普:小儿惊厥最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发布时间:2025-08-27 11:33:43 举报/反馈
小儿惊厥常见原因有高热、感染、低钙血症、癫痫、中毒等。
1. 高热: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骤然升高时,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神经冲动容易泛化,导致惊厥发作。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疾病引起高热时,就可能诱发惊厥。一般体温多在38.5℃以上,惊厥多发生在体温上升期。
2. 感染: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病原体直接侵犯脑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脑细胞功能紊乱,引发惊厥。颅外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可能是病原体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或者感染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等间接因素引起惊厥。
3. 低钙血症:钙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引起惊厥。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小儿可能伴有多汗、易惊、睡眠不安等表现。
4.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惊厥发作。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身性发作,如强直 - 阵挛发作,也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代谢异常等有关。
5. 中毒:小儿误服有毒物质,如农药、鼠药、药物过量等,毒素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惊厥。此外,一氧化碳中毒等也可能影响脑组织的氧供应和代谢,导致惊厥。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对于高热引起的惊厥,要及时监测小儿体温,当体温超过38℃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同时,积极治疗引起高热的原发病。对于感染因素,要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对于低钙血症,要保证小儿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多晒太阳,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小儿,要定期进行体检和脑电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要妥善保管好有毒物品,避免小儿接触,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了解其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小儿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提高对小儿惊厥的认识,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风险。一旦小儿发生惊厥,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正规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