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5-03-11 11:18:28 举报/反馈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是两种不同的免疫方式,二者在免疫产生机制、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常用制剂、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1. 免疫产生机制:主动免疫是指机体通过接触抗原,如接种疫苗、感染病原体等,自身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获得对该抗原的免疫力。被动免疫则是机体直接接受来自外界的现成抗体,如注射免疫球蛋白、抗毒素等,无需自身免疫系统对抗原进行识别和反应来产生抗体。
2. 起效时间:主动免疫由于需要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原进行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等一系列过程,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所以起效相对较慢,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而被动免疫因为直接输入了现成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立即发挥作用,所以起效迅速,能在短时间内为机体提供免疫保护。
3. 持续时间:主动免疫一旦建立,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因此免疫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年甚至终身。被动免疫输入的抗体并非机体自身产生,会随着时间逐渐被代谢清除,所以免疫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只有数周或数月。
4. 常用制剂:主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麻疹疫苗等;灭活疫苗,如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免疫球蛋白,如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
5. 应用场景:主动免疫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通过接种疫苗使人群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例如,儿童接种多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被动免疫常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当机体已经暴露于病原体或已经感染了某种疾病时,通过输入现成抗体迅速提供免疫保护,减轻病情或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各有特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个体情况和免疫需求,合理选择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或者将两者结合使用,以达到**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