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常见原因,揭开后背上脊椎疼痛的神秘面纱!
- 发布时间:2025-04-28 11:31:28 举报/反馈
后背上脊椎疼痛常见原因有肌肉劳损、脊椎退变、外伤等。肌肉劳损多因长期不良姿势引起,脊椎退变与年龄增长等有关,外伤则是外部力量直接作用的结果。此外,风湿免疫疾病、感染也可能引发该部位疼痛。
1. 肌肉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弯腰驼背等,会使后背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疲劳和劳损。像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后背肌肉持续受力,容易出现疼痛。疼痛通常为酸痛、胀痛,休息后可缓解。治疗上,可通过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减轻疼痛。
2. 脊椎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脊椎会发生一系列退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椎间盘突出会压迫周围神经和组织,引起疼痛;骨质增生则可能刺激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患者可能会感到后背疼痛,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采用牵引、理疗等,药物方面可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以及缓解疼痛的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外伤:直接的外力撞击,如摔倒、碰撞等,可能导致后背脊椎骨折、脱位等损伤。受伤后会立即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对于轻度外伤,可通过卧床休息、固定等方法促进恢复。严重外伤则需要手术治疗,术后还需进行康复训练。
4. 风湿免疫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患者会出现后背疼痛、僵硬,尤其在早晨或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可缓解。治疗上需要使用抗风湿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同时配合物理治疗。
5. 感染:后背脊椎部位的感染,如脊柱结核、骨髓炎等,也会引起疼痛。患者除了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后背上脊椎疼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当出现疼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疼痛、改善病情至关重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正确的坐姿、适度的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后背脊椎疼痛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