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心经具体指的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4-10-09 17:35:13 举报/反馈
心经在中医里是指手少阴心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它与心脏的功能、精神情志、血液循环等密切相关。
1.经脉循行: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生理功能:心经主要与心脏的生理功能相关,如推动血液运行、主宰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等。同时,心经还对人体的睡眠、情志调节有一定作用。
3.病理表现:心经病变可能导致心痛、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咽干、口渴等症状。
4.与脏腑关系:心经与小肠相表里,心经的病变可能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反之亦然。
5.中医调理:中医调理心经的方法包括针灸、按摩、中药调理等。常用的穴位有神门、少冲等。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当归、柏子仁等。
总之,心经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心经的相关知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