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类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 发布时间:2025-02-28 07:50:15 举报/反馈
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包括代谢紊乱、感染风险增加、消化道损伤、精神症状及骨质疏松等。
1. 代谢紊乱: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能导致糖代谢异常,使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影响脂肪代谢,造成脂肪重新分布,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向心性肥胖表现。同时,也会干扰电解质平衡,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2. 感染风险增加: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比如,使用激素的患者可能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治疗也相对困难。
3. 消化道损伤:激素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同时抑制胃黏液的分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风险。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
4.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在使用激素类药物后会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如兴奋、失眠、焦虑、抑郁等,严重者可能会诱发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症。这些精神症状的出现与激素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和调节有关。
5. 骨质疏松: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功能,导致骨量减少,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痛、骨折等情况,尤其是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6. 生长发育迟缓: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增长受限。
7. 眼部病变: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还可能引起眼部并发症,如青光眼、白内障等,影响视力。
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多种副作用。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医生会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