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小孩睡觉抽搐这样处理,简单又有效
- 发布时间:2025-06-03 09:18:52 举报/反馈
小孩睡觉抽搐,可能是因为低钙血症、高热惊厥、癫痫、睡眠肌阵挛、颅内感染等。需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物理降温、及时补钙、送医治疗等处理措施。
1. 低钙血症:小孩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如果钙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容易导致血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症状。对于低钙血症引起的抽搐,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钙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2. 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小孩,在发热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发生惊厥。一旦发现小孩因高热惊厥而抽搐,应立即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湿毛巾给小孩进行物理降温,如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
3.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导致抽搐发作。癫痫发作时,不要强行按压小孩的肢体,避免造成骨折等伤害。应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表现,待发作停止后,及时送往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脑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治疗。
4. 睡眠肌阵挛: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在刚入睡时出现,表现为肢体突然抽动。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家长只需注意观察即可。如果肌阵挛频繁发作,影响小孩睡眠质量,可咨询医生。
5.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除了抽搐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等明确病因,然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进行治疗。
小孩睡觉抽搐的原因多样,处理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家长在遇到小孩睡觉抽搐时,要保持冷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抽搐情况持续不缓解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