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拔尿管后轻松排尿,你却尿不出来 原因在这!
- 发布时间:2025-04-18 14:19:29 举报/反馈
拔尿管后无法排尿,可能与膀胱功能未恢复、尿道水肿、心理因素、神经损伤、药物影响等有关。
1. 膀胱功能未恢复:长时间留置尿管,膀胱处于持续空虚状态,会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当拔除尿管后,膀胱不能有效收缩,从而无法产生足够的压力将尿液排出体外。就如同长时间不使用的弹簧,弹性会下降,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
2. 尿道水肿:插尿管过程中,尿管会对尿道黏膜产生摩擦和刺激,容易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水肿的尿道会使管腔变窄,增加尿液排出的阻力,导致排尿困难。这类似于水管局部变窄,水流通过就会受到阻碍。
3. 心理因素:部分人在拔尿管后,会因为担心排尿疼痛、害怕再次出现排尿问题等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高度紧张。这种紧张情绪会影响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功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进而出现尿不出来的情况。
4. 神经损伤:如果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可能会损伤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神经功能受损后,膀胱的感知和收缩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即使拔除尿管,也可能无法正常排尿。
5.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膀胱的收缩功能或尿道括约肌的松弛。例如,抗胆碱能药物、镇静催眠药等,这些药物会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导致排尿困难。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或停药后短时间内拔除尿管,就可能出现尿不出来的现象。
拔尿管后尿不出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膀胱功能、尿道状况、心理、神经以及药物等因素。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必过于惊慌,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诱导排尿、药物治疗等。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重新留置尿管。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