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 进一步推进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8 举报/反馈
2月27日,新年伊始,我院在多功能厅隆重召开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题会议,全体院领导出席,各临床医技等业务科室行政主任和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袁向东副院长主持,会议明确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取得的建设成果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会者深入探讨了我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向。
会议首先由耿庆山书记从医疗形势的转变以及我院面临挑战的大形势下,对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剖析,通过与同行对比,从学科打造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梯队建设乏力、培养手段落后等几个方面深刻剖析我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对策。为我院今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耿庆山书记发表讲话
接着吴一龙副院长阐述了“临床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关系”,从一开始的以“患者凭什么会到省医看病”等浅显易懂却不易回答的问题,启发大家思考,再以医学发展中的具体例子,一步一步深入到做好科研、提高科研的敏锐性,进而练好“金刚钻”对成为一名好的临床医生的重要性。深刻地剖析了临床与科研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尖锐地指出了“重科研还是重临床”是个伪问题,割裂临床与科研的关系最终只能是缘木求鱼、无功而返。
吴一龙副院长发表讲话
会议第三项议程是由1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建设情况,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作为我院推进学科建设的抓手,按照“少谈成绩、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三个方面,梳理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进而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医务处则从管理部门的角度,对目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炼,明确了哪些需要医院层面给予支持,哪些需要全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哪些需要各建设专科转变思想和观念,分门别类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对今后加快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程,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法。
下午场会议进行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大讨论,所有的一级科室主任和部分的二级科室主任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就我院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何看待引进学科带头人以及针对当前医疗政策变革,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和学科整合等三个议题进行了积极发言,指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例如加强目标管理、加强高级职称人员聘后管理、全院资源数据共享、标本库建设、多学科交流、跨专业合作、进一步多学科项目整合、引进科研基础好的博士、灵活进人机制、充分发挥客座教授的作用、购买先进仪器、扩大外科手术科室规模、加强临床科研培训、加强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等等。
科室带头人积极发言
吴一龙副院长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管院领导,对座谈会上摆出的若干问题作了回应和指示。他指出要充分利用华工平台,充分开展合作;要提高科研敏锐性,积极探索“精准医学”研究思路;医院接下来将重新修订评价体系,将把产出影响力作为重要评价因素考评;医院各相关领导及部门将会着手探讨措施解决创新与医疗质量安全之间的矛盾,在创新与“合规”上努力找到平衡点。
庄建院长讲话
会议最后庄建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庄院长首先再次重申了医院的定位——建立一支高效下沉式的服务管理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一个以医疗为主业、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科研和临床教学水平的现代化人民医院,最终广东省人民医院能得到病人的满意,以更好的质量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同时也能获得省医内部职工的满意,使全体职工能够过上更体面的生活和拥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另外庄院长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诠释了高效下沉式的服务管理模式的涵义,强调职能处室为临床服务,临床为患者服务。最后庄院长忠告大家做事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每个科室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学科建设,不要面面俱到,不要随波逐流,同时要革除陈旧观念,才能超越自我。
文_医务处、科教处 图_宣传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