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牵头实施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多中心研究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3 举报/反馈
由我院牵头实施的“促胃动力药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简称:Promote研究)在7月15日召开的第四届南方急危重症论坛上宣布启动。此项研究是我院在螺旋型鼻肠管置管领域组织实施的系列多中心研究中的第一项,目的是探讨开展方便易行的、适合重症患者的临床营养置管途径,研究结果预计2012年底公布。
临床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点已成为共识,对其中不耐受经胃营养或返流以及误吸风险较高的重症患者,往往需要放置鼻肠管实施幽门后喂养,但成功置入鼻肠管并不容易,内镜或X线辅助下置管等是目前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成功率虽然较高,但需要一定的设备与技术条件相配合,而且往往需要将患者转运出ICU病房实施,因此,这诸多方面因素都限制了目前幽门后喂养的广泛推广。据相关文献报道,亚太地区仅约2%入住ICU的患者有条件接受空肠营养。
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陈纯波、叶珩医师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螺旋型鼻肠管的规范化应用研究,目前已累计完成近500例重症患者的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是国内置管最多的单位。《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8月23日曾刊出《改进技术使GICU也可常规实施鼻肠管管饲》的报道,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课题组被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进行学术报告,该项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陈纯波、胡北两位医师牵头组织实施了Promote研究,Promot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旨在观察促胃动力药能否提高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研究将让更多入住ICU的患者有机会接受到幽门后喂养,可大大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效率,同时能明显降低返流、误吸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参加本研究的单位还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等。
文_郝黎、张一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