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安眠药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 发布时间:2025-03-12 15:58:38 举报/反馈
长期吃安眠药对身体有诸多危害,包括产生依赖性、影响认知功能、导致呼吸抑制、引发胃肠道不适、造成宿醉现象等。
1. 产生依赖性:长期服用安眠药,身体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存在,产生生理性依赖。如苯巴比妥、地西泮、氯氮?等药物,一旦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加重、震颤、抽搐等,使得患者难以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2. 影响认知功能:安眠药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损害认知能力。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加速认知功能衰退,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3. 导致呼吸抑制:部分安眠药会抑制呼吸中枢,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等,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呼吸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像水合氯醛、佐匹克隆等药物,都可能存在这种风险。
4. 引发胃肠道不适:安眠药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一系列胃肠道问题。常见的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长期的胃肠道不适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虚弱。
5. 造成宿醉现象:服用安眠药后,第二天可能会出现宿醉现象,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步态不稳等。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如摔倒、碰撞等。
6. 影响精神状态:长期服用安眠药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加重,甚至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7. 增加跌倒风险:由于安眠药会导致头晕、乏力、步态不稳等,老年人长期服用后跌倒的风险显著增加。跌倒可能会导致骨折、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长期吃安眠药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生理和心理等多个领域。在使用安眠药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权衡利弊,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如果存在睡眠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